2022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天等縣積極構建“政府主導、多方支持、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新時代文明馨香浸潤百姓心田。
多維整合 陣地建設體系化
天等縣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融合“兩館(文化館、圖書館)一園(得月樓公園)一廊(詩詞長廊)一場(中山廣場)一舞臺(中山舞臺)”資源,打造了眾歡亭、群樂臺、對歌門、靜享廊、器樂室、書畫社、舞蹈房、圖書館、黨史展覽廣場等陣地,凸顯天等特色民俗內涵。同時,整合“鄉、村、屯”350個文化設施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共用共享,全縣建設13個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占應建數100%;建設125個行政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占應建數100%,實現了縣中心、鄉(鎮)所、行政村(社區)站的全覆蓋。
目前,天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現了點面結合服務,構建了“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聯動體系。
聯動服務 隊伍建設常態化
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天等縣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總隊長的天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總隊長親自督促指導、安排任務、調配資源,高位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目前,全縣共組建有34支縣級專業志愿服務隊、109支鄉(鎮)志愿服務支隊、740支村級志愿服務分隊,注冊文明實踐志愿者近7萬名,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聯動“服務網”。
天等縣還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擴大聯動“朋友圈”,匯集社會能人賢士、網絡紅人,發揮“五老”人員余熱,吸納大學生返鄉服務,組建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全縣有天驕義工、陽光公益2支專業社會志愿服務隊,成立125支社會業余志愿服務隊。
探索創新 項目建設多元化
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五項任務,天等縣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寓教于樂、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讓文明在實踐中深入人心。積極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專題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等;在全縣中小學開展“護苗”心理健康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非遺進鄉村”“鄉村振興故事會”“戲曲進校園”“文化進萬家”“春節文藝演出”等文化服務活動。
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5大板塊內容,天等縣深入開展“大榕樹家教課堂”宣講“四進”活動;開展“鄰里守望促文明”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22年以來,何云天、陸剛、陸輝等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同時,該縣以鑄牢鄉村文明之“魂”為著力點,激發文明實踐內生動力,以巖造村“黨群共治會”為樣板,推廣“共治”文明鄉村,大力培育文明鄉風。
強化保障 機制建設長效化
為保障文明實踐工作的常態化、持續性,天等縣印發相關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形成了縣級負總責,鄉鎮、村(社區)抓落實,一級抓一級,層層壓實責任的工作機制,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實到位。
天等縣還積極完善精準服務機制建設,實行“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服務對象評單”服務模式,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同時,該縣強化資金投入保障建設,采取“上級資金支持+本級政府資金配套+社會資金捐助”方式保障資金來源,加強預算管理,強化績效管理,不斷提升文明實踐服務水平。(供稿: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 廣西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