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dx5wh"><nobr id="dx5wh"><track id="dx5wh"></track></nobr></code>
    <object id="dx5wh"></object>
      •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 1.jpg
    2. 黨建網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文明實踐“走新”更走心
      發表時間:2023-03-10 來源:光明日報

        采蓮船、燒獅子、弦子戲、民間游龍……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從賀新春、慶元宵到二月二“龍抬頭”,一出出非遺民俗新戲、一支支和美生活舞蹈、一曲曲太平盛世說唱,都演繹著平利百姓的新故事、新生活?!昂玫墓澞?,就是讓百姓喜聞樂見、百看不厭?!?月21日,平利縣文化館干部孫義權在城關鎮龍頭村“二月二”農耕民俗文化藝術節活動現場說,平利人正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中歡慶傳統節日。

        農歷二月初二在民間被稱為“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祈禱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多年來,平利縣充分利用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通過民間文藝傳承民俗文化,并將其融入地方文化、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不斷探索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讓群眾不誤手中活的同時,思想得到洗禮,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新”更走心。

       

        文明理念讓文明實踐“亮”起來 

        從正月初一開始,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就游人如織,游客游茶山、賞美景、品香茗。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蔣家坪村離任老支書羅顯平也跟著忙碌起來,在茶園為各地考察團和游客講述“五級書記”同框的故事,細數著蔣家坪茶山變金山的故事。

        “從茶山腳下到觀景臺,宣講一次要花30分鐘以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后,蔣家坪成為網紅打卡地,慕名而來的人日益增多,茶山成了我宣講的主陣地?!绷_顯平說,我現在用鄉音傳遞“黨音”,把黨的二十大報告從“書面語”變成“家常話”,講述蔣家坪人興茶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茶香平利,如詩如畫?,F在的平利正在用綠色發展拓寬鄉村振興的陽關大道,用‘兩山’理論打造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在綠水青山間寫下生態文明建設的美麗篇章?!毙聲r代理論宣講員王鑫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對村民進行理論宣講,讓“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美好理念根植人心。

        “講得生動,唱得好聽,看得過癮!”當時在現場的平利縣興隆鎮冠汝社區居民胡榮平不住地鼓掌?!吨鷳B文明 繪山水宏圖》宣講句句入心,《笑看平利展新顏》快板聲聲入耳……平利縣文藝團隊以創作出的小品快板、民歌舞蹈、國寶非遺弦子腔等文藝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通過“小節目”詮釋“大道理”。剛剛過去的2022年,平利縣宣講團以“理論+曲藝”的形式在各鎮巡回宣講88場次,把新思想的種子播撒到群眾心坎里。

       

        志愿服務讓群眾心里“暖”起來 

        “做好生態豬的入欄前準備、注意飼料搭配和處理、定期對豬和圈舍進行驅蟲和除蟲工作……”2月14日,在興隆鎮啟動的蘇陜協作常州經開區援助平利縣的生態豬養殖項目上,“科技興農”志愿者、平利縣畜牧獸醫中心高級畜牧師周松玲,正在給百姓詳細講解養殖生態豬的各注意事項及常見病防治,將技術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無論嚴寒酷暑,平利縣志愿者堅持深入城鄉,用“志愿紅”守護“大地綠、天空藍、平利美”。從畜牧養殖到采茶修剪,從產業發展培訓到和美鄉村建設,平利處處活躍著“志愿紅”,吹拂著文明風。

        平利縣建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總隊長的縣級志愿服務總隊,組建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助學支教、醫療健康、科學普及、巾幗和青年等10支專業志愿服務大隊,成立多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支隊,形成覆蓋各行各業各系統、貫通縣鎮村三級的志愿服務大網絡。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平利縣230支志愿服務隊6000余名志愿者,經常開展“科技興農”“醫路有愛”“五美庭院”“志愿護河”等文明實踐活動,讓“志愿紅”成為平利城鄉最溫暖的色彩。2022年11月,平利縣“新社區工廠兒童空間”志愿服務項目獲得陜西省第一屆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

       

        好人效應讓榜樣形象“火”起來 

        易志春是平利縣興隆鎮冠河口村人,25年來,她無怨無悔地堅守著夫妻間的諾言,不離不棄地照顧癱瘓的丈夫,支撐全家生活的小賣部堅持文明經營、童叟無欺,用誠信和愛心贏得鄰里稱贊,并登上2022年度“中國好人榜”。

        “中國好人”易志春在平利不是個例。近年來,平利縣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全國勞動模范、陜西省道德模范——80歲樊文來老人,一輩子做好事從未間斷;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付官軍,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中國好人”吳祥義誠信致富回報家鄉。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群人到一座城,道德的力量在增長,文明的力量在傳遞。平利縣以“厚德陜西·弘德安康”為指引,常態化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常態化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推薦評選,源源不斷地將群眾認可、影響力廣、感染力強的身邊典型挖出來,分級宣傳、逐級推送,把身邊榜樣一步一步從平利推向陜西乃至全國。全縣先后產生“中國好人”、陜西好人、陜西省道德模范等92人。

        平利縣還高標準建設了好人路、好人館、好人廣場、好人城,全方位宣傳、立體性展示每一位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的先進事跡,用先進典型不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激勵帶動更多平利人共同書寫新時代文明平利的新故事。(記者 張哲浩 李潔 通訊員 熊榮軍)

      網站編輯:白夢潔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